近期,在京召开的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称“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即将出台,该行动指南明确将传感器的智能化作为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了MEMS工艺和集成电路工艺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
市场规模再扩容
如今,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比、航天技术、军事工程、机器人技术、资源开发、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等。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其中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已表现出成熟市场的特征。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最大,分别占到整个传感器市场的21%、19%和14%。
三大驱动力催生产业新动能
传感器的快速增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表示,市场、技术和政策三大因素将带动传感器发展步入快车道。其中,市场的驱动显而易见,汽车,高铁,消费电子等都为传感器带来巨大市场;此外,技术的迭代也将迅速拉动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伴随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等多方面发展,特别是MEMS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功能、微型化、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感器不断涌现,形成传感器发展新动能。
而三大驱动力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扶持政策的出台,这将大大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据郭源生介绍,“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先进传感器列为战略发展重点;接下来,工信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即将出台,在确定智能化作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的同时还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确定了MEMS工艺和集成电路工艺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以及以市场应用为主导的政策扶持原则。
政策制定需把握“三个面向”
我们都知道,传感器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就政策这一大驱动力而言,在我国,由于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产业优势,因此在地方政策以及国家政策指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各地区的个性以及共性,不仅需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也需要共同的目标准则加以规范。
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就指出,从中国科研院所角度来讲,传感器产业政策制定共有“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主思路就是要和地方经济密切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海内外的研究机构、创新型企业到适合的地区来发展。
目前,传感器在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都说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人们对传感器提出的高要求成为了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则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相信不久的未来,传感器产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