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体制、工业结构、法律体系才是最大挑战
工业4.0在德国备受推崇,是因为德国在科研、工业基础、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等方面都积累了巨大的优势。而反观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则在诸多方面与德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计算机世界研究院的调查发现,在对中国推动工业4.0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评分时,所有8项挑战的评分均值都在3分以上,这表明工业从业者认为中国如要推动工业4.0,还需要付出较大努力。在8项挑战中,中国工业从业者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体制制约创新能力。在5分制的评分题中,工业从业者的评分均值为4.29(5分表示问题很大,1分表示不存在问题);(2)工业结构尚处于中低端水平,评分均值为4.13;(3)法律体系不健全,评分均值为3.98。以此看来,中国如决心推动工业4.0战略,则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更需要注意改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软环境”,比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社会的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保障创新者的利益,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2. 中国政府的角色是做好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
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政府在中国工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也理应发生转变。在工业4.0的推进中,政府肩负推进全局的领导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宏观决策、规划制定、制度建设和标准把关等工作,而不是直接参与具体的经济行为,以避免造成政府和企业的错位。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工业4.0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工业从业者最期待政府能提供的支持,是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如加大对工业智能化的扶持力度(在5分制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的平均分为3.99分)。政府应该制定更为立体更为权威的工业智能化扶持政策,并保障扶持政策更为细化更为全面。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受访者认为政府最应该做的事之一(在5分制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的平均分为3.92分)。
3. 工业4.0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4.0的问题
从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对业内专家的观点分析以及调查结果来看,推动工业4.0仅靠一份制造业的长远规划恐怕远远不够。因为从德国的经验来看,工业4.0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就业、教育、法律、安全等诸多层面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工业4.0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4.0的问题。调查结果也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推动工业4.0遇到的最大挑战,除了工业结构的问题之外,还包括社会体制对创新能力的制约、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等严峻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认为,在工业4.0的推进过程中,除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之外,更应当从顶层规划中做好相对严谨的考察论证与设定,而教育培训、研发创新、法律保护、安全保障以及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都应当考虑在内。实际上,在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在工业4.0时代,中国政府最需要做的便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