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反哺下游
芯片行业有其特殊性,芯片行业是一个上游反哺下游的行业。芯片行业的上游是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半导体材料,中游则是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下游即为使用芯片的各种终端。而上游提供的制造设备,尤其是光刻机的精度,几乎决定了芯片的性能。而目前在芯片的制造设备领域,美国、日本、荷兰三国的企业占到了市场份额的90%以上。而我国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大多集中在中游,比如华为海思的芯片设计,还有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并未触及真正的核心技术。而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日本一枝独秀,日本信越和SUMCO就占到了芯片市场的六成以上。
华为海思
提到华为海思,首先要明确一点,华为海思不是一家从设计到制造再到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华为海思更多地突破是在芯片的设计领域,然后将设计好的芯片交给台湾的台积电代工。华为海思的芯片命名为“麒麟”,麒麟970之后的性能已经相当不错了,反应了华为在芯片在设计领域的深耕。但是华为海思的芯片,离不开ARM的专利,使用的依然是ARM框架,不过根据最新消息,ARM中国成立,并且中方控股51%,据悉后续的研究成果将留在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并且最近,ARM公司决定要援助在中国对于芯片的研发工作,我们的“中国芯”也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全线布局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对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的技术和产品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总希望一个行业的上上下下都必须掌握中国企业的手里,才能睡个安稳觉。而芯片行业也不例外,目前中国的芯片设计有华为海思,芯片制造有中芯国际。但是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国外目前光刻机的精度达到了7nm,而中国的最高水平依然是28nm,这中间几乎差了两代。但是我们的努力绝对不是白费的,因为虽然国内的芯片性能不是最佳,制造设备的精度不是最高,但是这一切都保证了,“如果真有全面封锁的一天,我们有选择”。即使除了华为和中兴之外的其他智能手机不用“麒麟”,至少“麒麟”保证了高通不能像之前那样漫天要价。
行百里者半九十
但是一件事往往越到关键处,越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技术壁垒和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的问题,借用专家的一句话,我们的制造业正处在“将强未强”的阶段。西方是很乐意看到我们的制造业升级计划无果而终的,那样他们又能保持技术优势并且靠这个产生的剪刀差获取暴利。 除去这个问题之外,还有我们本身的技术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剩下的我们尚未攻克的领域,基本都是要靠长期的技术储备和积累的领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的领域。尤其是某些特殊材料的研发,都是诸多偶然性的叠加,绝非一日之功。
是开始不是结束
目前我国在芯片领域取得的成就,都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除了技术上的问题,我国的芯片还需要破除老旧观念和打造品牌效应。破除老旧观念,就是要改变人们心中给固有印象,一提到高端的科技产品,本能的反应,中国的不好,中国的不行。在今后的几年,也许就到2025,我们的国产芯片的性能,就能全面追平国外的同类产品。二是要打造品牌效应,要在市场上形成类似于手机市场“苹果即高端”的效应,中国从芯片才会有市场竞争力。总而言之,不久的将来,无论中国心——航发,还是中国芯——芯片,都会有好的结果。